GB2626-2019该标准版为1981年发布(GB2626-1981),1992、2006、2019年分别进行过三次更新,
2019版改为“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不带“用品”二字。相对于2006版,在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协调性、
时效性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科学进步和产品发展的趋势,在不降低防护能力的前提下调整呼吸阻力指标,完善检测方法,
优化半口罩的下方视野,提高产品的舒适性。在标准中,根据对非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水平,过滤元件级别分为KN100、KN95和KN90,
对于0.075微米以上的非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分别达到99.97%、95%和90%以上,防护等级与过滤效率越高的防尘口罩安全性越高。
增加和修改要求和检测方法
修改了各类呼吸器的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要求(见5.5);
修改了呼气阀气密性的要求和检测方法(见5.6.1和6.7);
将呼气阀盖的称呼调整为呼气阀保护装置(见5.6.2和6.8);
修改了对各类呼吸器的视野要求(见5.8);
增加了对制造商声称过滤元件可清洗和/或消毒后重复使用的产品的要求和检测方法[见5.14.1、5.16d)和6.2.3];
增加了实用性能的要求和检测方法(见5.15和6.16);
在制造商应提供的信息部分增加了对过滤元件使用寿命判断方法的说明,对不阻燃的产品增加了应用限制(见5.16);
在过滤效率检测方法部分增加了过滤效率检测用颗粒物粒径的换算方法(见附录B)、过滤效率检测设备的颗粒物检测器精度及分辨率要求(见6.3.2)和对加载终点的判断方法(见6.3.4.4、6.3.4.5、6.3.4.6和附录C),对加载量也增加了要求(见6.3.3);
在泄漏性检测方法部分增加了对样品检查的要求(见6.4.1.4),增加了颗粒物检测器精度要求(见6.4.2.4),增加了按受试者计算泄漏率的公式[见式(5)];
增加了用于呼吸阻力检测和死腔检测的试验头模内置呼吸管构造的示意图(见图4);
在呼吸阻力检测方法中,修改了对微压计参数要求(见6.5.2.3),增加了呼吸器面罩和试验头模之间应气密的要求(见6.5.4和6.6.4);
修改了死腔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1.中国对于口罩的要求
民用口罩标准《GBT 32610-2016》与劳保口罩标准《GB2626-2006》
a.《GBT 32610-2016》国标将口罩分为四级
“规范”或改善民用防护口罩市场的实施无标准的现象。根据标准,口罩保护水平从低到高分为四个等级:D,C,B,A,分别对应不同的空气质量条件。
例如,A类对应于“严重污染”,在PM2.5浓度为500μg/ m3时使用; D类对应于PM2.5浓度小于150μg/ m3的“中度和低度污染”。
“规格”对包装,标签和储存运输有严格要求,要求包括“产品保护有效性”和“执行标准号”等标志。